為(wei) 打破大氣汙染治理中監測點位不足、麵源汙染管控難、對突發汙染事件的反應判別不足等難題,我司研發了大氣精細網格監測監管平台,通過將空氣質量微型站AQ1000進行網格化安裝,以此覆蓋區域內(nei) 各個(ge) 大氣汙染因子的微型監測設備。

我司開發的大氣精細網格監測監管平台,充分考慮環境監測多學科、綜合性、實時性、連續性、追蹤性、社會(hui) 服務性等特點,為(wei) 用戶提供一站式解決(jue) 方案。平台係統功能主要分為(wei) 四大部分:工作台操作係統、大氣監測係統、大氣日曆係統、數據分析係統。從(cong) 而使軟件平台兼具業(ye) 務的延展性、擴展性、糾錯性、實用性特點。

大氣精細網格監測監管平台對數據分析是基於(yu) 空氣氣象和汙染源等數據,采用了南京大學和中國海洋大學模型模擬技術和大數據挖掘統計技術,係統平台可自動生成不同階段性數據分析報表以及提供重汙染應急、重大活動保障等應急數據服務,考察治理目標達成率,分析氣象和汙染形勢,進行汙染天氣預報預警,識別熱點監測網格,大數據助力氣象汙染時空和空間特征,為(wei) 政府綜合治理氣象汙染提供科學決(jue) 策依據。

大氣精細網格監測監管平台,主要對大氣中顆粒物(PM2.5、PM10),氣體(ti) (NO2、CO、O3、SO2、TVOC等)及氣象(風速、風向、溫度、濕度、氣壓)數據進行實時監控,經過數據平滑過濾及自動化質控後,將數據回傳(chuan) 到雲(yun) 端服務器,實現空氣汙染及氣象數據的實時監控,為(wei) 汙染的追蹤及溯源提供有力依據。

各站點監測數據實時回傳(chuan) 大氣精細網格監測監管平台,經平台係統的模型模擬技術和大數據挖掘統計技術,將各汙染物和氣象因素的時間序列演變過程進行統計分析,把各站點空氣質量按照國家標準顯示於(yu) 用戶。通過詳細顯示6種(PM10、PM2.5、SO2、NO2、O3、CO)各汙染物濃度情況以及各區域排名,直觀展示區域內(nei) 汙染起消過程和熱點區域,為(wei) 輔助環境監管方提供決(jue) 策數據支持。


大氣精細網格監測監管平台運用強大的網格化數據基礎,通過全站分析、自定義(yi) 分析、考核站分析、考核站預警、實時數據、數據導出的模塊化功能,可將用戶歸屬監測區域內(nei) 所管理的微站當日以及曆史日每天24小時6種汙染物大氣中顆粒物(PM2.5、PM10)及氣體(ti) (NO2、CO、O3、SO2)的濃度值以圖表形式呈現實時數據和曆史數據,並且還能根據現場進行校準,確保其具有可追溯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