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見結構缺陷及影響
1. 氣流分布不均
- 表現:局部流速過高(>15 m/s)引發濾袋衝(chong) 刷破損;低速區積灰嚴(yan) 重形成死角。
- 典型缺陷:
- 進風口未設導流板或導流角度錯誤;
- 分室隔板傾(qing) 斜導致氣流偏移;
- 風管分支不匹配(直徑差異>10%)。
- 驗證方法:通過熒光粉示蹤或熱線風速儀(yi) 檢測各區域流速分布。
2. 濾袋布局不合理
- 表現:過濾麵積不足(<設計值的85%)迫使風速超標;濾袋間距過小(<50mm)引發堵塞。
- 關(guan) 鍵參數:
- 單條濾袋長度建議≤2400mm(高溫工況縮短至1800mm);
- 濾袋排列采用錯列式以減少摩擦阻力;
- 花板孔徑公差應控製在±0.5mm以內(nei) 。
3. 清灰係統失效
- 失效模式:
- 脈衝(chong) 噴吹壓力不足(<0.6MPa)或間隔時間過長(>30min);
- 噴嘴與(yu) 濾袋中心偏差>20mm導致覆蓋不全;
- 機械振打強度不足(振幅<5mm)或頻率設定錯誤。
- 數據參考:常規工況下,清灰後壓差應恢複至初始值的50%以下。
4. 進出口結構缺陷
- 典型問題:
- 進口直管段長度<3D(D為(wei) 管道直徑),導致湍流未充分發展;
- 出口彎頭半徑<1.5D引發局部壓損;
- 排灰閥密封不嚴(yan) 造成二次揚塵(壓差波動>100Pa)。
5. 密封係統漏洞
- 隱患點:
- 花板與(yu) 濾袋間采用鐵絲(si) 綁紮而非彈性密封條;
- 除塵器頂部檢修門未設負壓鎖閉裝置;
- 熱風爐接口處存在≥1mm縫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