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麽(me) 是燃煤電廠超低排放煙氣治理工程?
燃煤電廠在發電過程中會(hui) 產(chan) 生大量的煙氣,其中含有二氧化硫(SO₂)、氮氧化物(NOx)、顆粒物(PM)等汙染物。為(wei) 降低這些汙染物對環境的影響,近年來,燃煤電廠普遍實施了超低排放改造工程。超低排放是指電廠煙氣排放量達到甚至低於(yu) 國家環保標準中的嚴(yan) 格限值,以實現更好的空氣質量保護。
二、安裝要求
在進行燃煤電廠超低排放煙氣治理工程時,安裝過程和設備選擇至關(guan) 重要。以下是一些核心的安裝要求:
設備選型和布局
燃煤電廠煙氣治理設備的選型應考慮電廠機組的容量、燃煤特性、排放要求等因素。常用的設備包括脫硫塔(濕法或幹法)、脫硝設備(SCR或SNCR)、除塵設備(電袋除塵器等)。設備布局應保證煙氣治理係統的連貫性和整體(ti) 性,以減少能耗和二次汙染。管道布置
煙氣管道的布置應合理規劃,避免因管道設計不合理而造成煙氣流動阻力增大,影響係統運行效率。要確保管道連接密封良好,防止煙氣泄漏。係統調試和運行 設備安裝完畢後,應進行係統調試,包括設備的氣流量測試、溫度控製、煙氣濃度檢測等,確保各項參數達到設計標準。調試過程中要關(guan) 注設備運行狀態,避免振動、噪音等問題。
環保設施配套
燃煤電廠的煙氣治理係統還應配備在線監測係統,以實時監控汙染物排放濃度,確保超低排放的實現。監測係統需與(yu) 環保部門聯網,實現數據的實時上傳(chuan) 。
三、最新政策
近年來,中國政府在燃煤電廠煙氣治理方麵出台了一係列政策,以推動超低排放改造,並確保減排效果。以下是幾個(ge) 重要的政策和法規:
《關(guan) 於(yu) 推進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的通知》
該通知要求到2025年,全國燃煤電廠應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文件強調了對新建電廠的嚴(yan) 格標準,以及對老舊電廠的升級改造,確保新舊電廠均達到超低排放要求。《“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
在“十四五”期間,政府提出了進一步提升環保治理水平的要求,並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行業(ye) 的排放控製力度。方案中明確指出,要繼續推進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鼓勵采用先進的煙氣治理技術。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為(wei)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國家加大了對燃煤電廠減排改造的力度,特別是對二氧化碳和其他汙染物的控製。企業(ye) 需要在經濟效益和環保要求之間找到平衡,通過超低排放技術的應用,降低汙染排放,實現綠色發展。
四、國家標準
在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方麵,國家發布了多項標準,旨在規範行業(ye) 技術水平和治理效果。以下是幾項關(guan) 鍵的國家標準:
GB 13223-2011《火電廠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 該標準規定了火電廠排放的汙染物限值,包括顆粒物、SO₂、NOx等。環保要求的提升,各地也陸續出台了更為(wei) 嚴(yan) 格的地方性標準,對超低排放提出了更高要求。
GB 3095-2012《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該標準確定了環境空氣中主要汙染物(如PM2.5、PM10、SO₂、NOx等)的濃度限值。電廠作為(wei) 空氣汙染的重要來源之一,其排放量的控製直接影響環境空氣質量的達標情況。HJ 212-2017《汙染物在線監控(監測)係統數據傳(chuan) 輸標準》
該標準規定了汙染物在線監控係統的數據傳(chuan) 輸要求,確保排放數據的準確傳(chuan) 輸和記錄。電廠的煙氣治理設備需與(yu) 在線監測係統配合使用,符合此標準的要求。
五、解決方案
針對燃煤電廠超低排放煙氣治理工程,以下是幾種主流的解決(jue) 方案:
濕法脫硫+SCR脫硝+電袋複合除塵
這種組合方案適用於(yu) 大型燃煤電廠,能有效去除SO₂、NOx和顆粒物。濕法脫硫可實現超過95%的二氧化硫去除率,SCR脫硝能使氮氧化物排放濃度達到國家標準,電袋複合除塵則能高效控製顆粒物排放。幹法脫硫+低溫催化脫硝+高效布袋除塵
幹法脫硫技術在部分中小型電廠得到了廣泛應用,其設備占地小、投資成本低。結合低溫催化脫硝和高效布袋除塵,能在節約成本的同時達到超低排放效果。一體(ti) 化組合技術 技術進步,近年來湧現出一些集脫硫、脫硝、除塵於(yu) 一體(ti) 的高效組合技術,如脫硫脫硝一體(ti) 化塔、複合吸收塔等。這些技術具有占地麵積小、運行成本低、維護方便等優(you) 點,是超低排放改造的新選擇。
六、結語
燃煤電廠超低排放煙氣治理工程是實現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的重要環節。企業(ye) 在實施超低排放改造時,應嚴(yan) 格遵循國家標準和政策要求,選擇科學合理的技術方案。持續關(guan) 注行業(ye) 動態和技術發展,不斷優(you) 化工藝,以確保在實現超低排放的達到高效、穩定的運行效果。通過有效的煙氣治理,我們(men) 可以為(wei) 建設“藍天白雲(yun) 、綠水青山”的美好中國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