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

2024-07-15 閱讀次數:

image.png

一、總體(ti) 要求

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特別是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wei) 指導,深入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hui) 部署,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協同推進降碳、減汙、擴綠、增長,充分尊重自然規律和區域差異,全麵落實主體(ti) 功能區戰略,充分銜接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製,以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努力建設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li) 中國。

——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和環境質量底線,落實自然生態安全責任,推進綠色低碳發展。

——源頭預防,係統保護。健全生態環境源頭預防體(ti) 係,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強化多汙染物協同控製和區域協同治理。

——精準科學,依法管控。聚焦區域性、流域性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精準科學施策,依法依規建立從(cong) 問題識別到解決(jue) 方案的分區分類管控策略。

——明確責任,協調聯動。國家層麵做好頂層設計,地方黨(dang) 委和政府落實主體(ti) 責任,有關(guan) 部門加強溝通協調,建立分工協作工作機製,提高政策統一性、規則一致性、執行協同性。

到2025年,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製度基本建立,全域覆蓋、精準科學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ti) 係初步形成。到2035年,體(ti) 係健全、機製順暢、運行高效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製度全麵建立,為(wei) 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li) 中國目標基本實現提供有力支撐。

二、全麵推進生態環境分區管控

(一)製定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深入實施主體(ti) 功能區戰略,全麵落實《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2021-2035年)》,製定以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硬約束為(wei) 重點,以生態環境管控單元為(wei) 基礎,以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為(wei) 手段,以信息平台為(wei) 支撐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堅持國家指導、省級統籌、市級落地的原則,分級編製發布本行政區域內(nei) 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省級、市級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由同級政府組織編製,充分做好與(yu) 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係統的銜接,報上一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備案後發布實施。

(二)確定生態環境管控單元。基於(yu) 生態環境結構、功能、質量等區域特征,通過環境評價(jia) ,在大氣、水、土壤、生態、聲、海洋等各生態環境要素管理分區的基礎上,落實“三區三線”劃定成果,以生態保護紅線為(wei) 基礎,把該保護的區域劃出來,確定生態環境優(you) 先保護單元;以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壓力大、資源能源消耗強度高、汙染物排放集中、生態破壞嚴(yan) 重、環境風險高的區域為(wei) 主體(ti) ,把發展同保護矛盾突出的區域識別出來,確定生態環境重點管控單元;生態環境優(you) 先保護單元和生態環境重點管控單元以外的其他區域實施一般管控。

(三)編製生態環境準入清單。落實市場準入負麵清單,根據生態環境功能定位和國土空間用途管製要求,聚焦解決(jue) 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係統集成現有生態環境管理規定,精準編製差別化生態環境準入清單,提出管控汙染物排放、防控環境風險、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等要求。因地製宜實施“一單元一策略”的精細化管理,生態環境優(you) 先保護單元要加強生態係統保護和功能維護,生態環境重點管控單元要針對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強化汙染物排放管控和環境風險防控,其他區域要保持生態環境質量基本穩定。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壓力大、問題和風險突出的地方,要製定更為(wei) 精準的管控要求。

(四)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信息共享。推進國家和省級生態環境分區管控係統與(yu) 其他業(ye) 務係統的信息共享、業(ye) 務協同,強化對數據管理、調整更新、實施應用、跟蹤評估、監督管理的支撐作用。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與(yu) 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融合創新,完善在線政務服務和智慧決(jue) 策功能,提升服務效能。

(五)統籌開展定期調整與(yu) 動態更新。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原則上保持穩定,每5年結合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評估情況定期調整。5年內(nei) 確需更新的,按照“誰發布、誰更新”的原則,在充分銜接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的基礎上,開展動態更新,同時報上一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備案。因重大戰略、生態環境保護目標等發生變化而更新的,應組織科學論證;生態保護紅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自然保護地等法定保護區域依法依規設立、調整或撤並以及法律法規有新規定的,相應進行同步更新。

三、助推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

(六)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通過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加強整體(ti) 性保護和係統性治理,支撐優(you) 化重大生產(chan) 力布局,服務國家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保障國家重大戰略實施。落實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推動長江全流域按單元精細化分區管控,加強沿江重化工業(ye) 水汙染防治和環境風險防控,防止重汙染企業(ye) 和項目向長江中上遊轉移。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實施上中下遊地區差異化分區管控,優(you) 化黃河中上遊能源化工和新能源產(chan) 業(ye) 布局,促進中下遊產(chan) 業(ye) 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強化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產(chan) 業(ye) 、能源和交通運輸結構調整中的應用,建立陸岸海聯動、區域一體(ti) 化的生態環境管控機製,引導傳(chuan) 統製造業(ye) 綠色低碳轉型升級及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合理布局。

(七)促進綠色低碳發展。落實國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管理有關(guan) 製度和政策要求,引導重點行業(ye) 向環境容量大、市場需求旺盛、市場保障條件好的地區科學布局、有序轉移。強化生態環境重點管控單元管理,推進石化化工、鋼鐵、建材等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綠色低碳轉型升級和清潔生產(chan) 改造。完善產(chan) 業(ye) 園區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產(chan) 業(ye) 集聚發展和集中治汙。銜接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引導人口密度較高的中心城區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功能空間有序騰退。優(you) 化生態環境優(you) 先保護單元管理,鼓勵探索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模式和路徑,提升生態碳匯能力。在保證生態係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的前提下,支持國家重大戰略、重大基礎設施、民生保障等項目建設。實施好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大型風電和光伏基地建設。

(八)支撐綜合決(jue) 策。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成果應用,為(wei) 地方黨(dang) 委和政府提供決(jue) 策支撐。把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實施成效評估作為(wei) 優(you) 化環境影響評價(jia) 管理的重要依據。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對企業(ye) 投資的引導,在生態環境分區管控信息平台依法依規設置公共查閱權限,方便企業(ye) 分析項目與(yu) 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的符合性,激發經營主體(ti) 發展活力。

四、實施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

(九)維護生態安全格局。嚴(yan) 格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管控要求。以生態保護紅線為(wei) 重點,改善生態係統質量,提升生態係統穩定性和服務功能。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健全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加強監測預警,主動適應氣候變化。對青藏高原生態屏障區、黃河重點生態區、長江重點生態區和東(dong) 北森林帶、北方防沙帶、南方丘陵山地帶、海岸帶等重點區域,分單元識別突出環境問題,落實環境治理差異化管控要求。

(十)推動環境質量改善。強化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實施,形成問題識別、精準溯源、分區施策的工作閉環,推動解決(jue) 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防範結構性、布局性環境風險,為(wei) 高質量發展騰出容量、拓展空間。深化流域水環境分區管控,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強化流域內(nei) 水源涵養(yang) 區、河湖水域及其緩衝(chong) 帶等重要水生態空間管理,加強農(nong) 業(ye) 麵源汙染防治。加強近岸海域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陸海統籌推進重點河口海灣管理。綜合考慮大氣區域傳(chuan) 輸規律和空間布局敏感性等,強化分區分類差異化協同管控。按照土壤汙染程度和相關(guan) 標準,實施農(nong) 用地分類管理和建設用地準入管理。加強聲環境管理,推動大型交通基礎設施、工業(ye) 集中區等與(yu) 噪聲敏感建築物集中區域用地布局協調。探索開展地下水汙染防治分區管控模式,統籌地上地下,製定差別化的生態環境準入和汙染風險管控要求。

(十一)強化生態環境保護政策協同。發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在源頭預防體(ti) 係中的基礎性作用,實現全域覆蓋、跨部門協同、多要素綜合的精細化管理。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與(yu) 國土空間規劃的動態銜接,針對不同區域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特點,聚焦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實施分單元差異化的生態環境管理,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和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選擇典型地區開展試點、積累經驗、完善機製,形成政策合力。開展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減汙降碳協同試點,研究落實以碳排放、汙染物排放等為(wei) 依據的差別化調控政策。強化生態環境保護相關(guan) 政策與(yu) 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製度的協同,將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納入生態環境有關(guan) 標準、政策等製定修訂中。鼓勵各地以產(chan) 業(ye) 園區、自由貿易試驗區等為(wei) 重點,開展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與(yu) 環境影響評價(jia) 、排汙許可、環境監測、執法監管等協調聯動改革試點,探索構建全鏈條生態環境管理體(ti) 係。

五、加強監督考核

(十二)強化監督管理。有關(guan) 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依托相關(guan) 監管平台,充分利用大數據、衛星遙感、無人機等技術手段開展動態監控,對發現的突出問題和風險隱患開展現場檢查並嚴(yan) 格依法查處。對生態功能明顯降低的生態環境優(you) 先保護單元、生態環境問題突出的生態環境重點管控單元以及環境質量明顯下降的其他區域,加強監管執法,依法依規推動限期整改。將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製度落實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納入中央和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

(十三)完善考核評價(jia) 。將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實施情況納入汙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等,考核結果作為(wei) 地方領導班子和有關(guan) 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jia) 、獎懲任免的重要參考。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對工作落實情況進行跟蹤了解,工作成效作為(wei)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等的重要參考。

六、組織保障

(十四)加強組織領導。堅持黨(dang) 對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工作的領導。地方各級黨(dang) 委和政府要嚴(yan) 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黨(dang) 政同責、一崗雙責”,完善工作推進機製,定期研究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工作,常態化推進共享共用、調整更新、監督落實等事項,及時報告重要工作進展,形成上下聯動、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各地區可結合實際製定配套文件。

(十五)強化部門聯動。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要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製定完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相關(guan) 政策。發展改革部門要積極推動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成果與(yu) 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相關(guan) 規劃、區域規劃編製實施充分銜接。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依托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係統,共享生態保護紅線等數據,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與(yu) 國土空間規劃的銜接,共同做好相關(guan) 研究及試點先行等工作。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水資源管理、水域岸線管理等有關(guan) 工作,實施水資源差別化管理,合理控製水資源開發利用規模,與(yu) 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聯動。林業(ye) 和草原主管部門要加強各類自然保護地管理與(yu) 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協調聯動。工業(ye) 和信息化、住房城鄉(xiang) 建設、交通運輸、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等有關(guan) 主管部門要根據職責分工,加強本領域相關(guan) 工作與(yu) 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協調聯動,製定行業(ye) 發展和開發利用政策、規劃時,應充分考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減少對生態係統功能和環境質量的負麵影響。有關(guan) 部門應出台有利於(yu) 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實施應用的政策,並推動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監督執法協調聯動。

(十六)完善法規標準。推動將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納入相關(guan) 法律法規製定修訂。鼓勵有立法權的地方研究製定與(yu) 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相關(guan) 的地方性法規。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要會(hui) 同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等研究製定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單元劃分要求及相關(guan) 標準規範。

(十七)強化能力建設。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領域相關(guan) 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yang) ,加快建立專(zhuan) 業(ye) 化隊伍。完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信息平台建設。各級財政部門要綜合考慮工作目標和任務,按照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原則落實資金保障。

(十八)積極宣傳(chuan) 引導。將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納入黨(dang) 政領導幹部教育培訓內(nei) 容。加強宣傳(chuan) 解讀,及時總結推廣正麵典型,曝光反麵案例,營造全社會(hui) 廣泛關(guan) 注、共同參與(yu) 的良好氛圍。


熱門關鍵詞:
加強生態環境 分區管控
本文網址:
https://www.townflea.com/news/2035.html
熱門資訊:
  • 透明血管的無序抓取係統
  • 廣東黑煙抓拍係統:高效解決黑煙排放問題的行業方案
  • 機器人3D混合無序抓取
  • 揚塵治理新突破:鷹眼降塵攝像頭如何賦能智慧環保監管?
  • 揚塵監測效果翻倍的關鍵:鷹眼降塵攝像頭設置全攻略
  • 基於視覺技術的大氣汙染分析:創新解決方案助力環境保護
  • 機動車排放黑煙的處罰及行業解決方案
  • 江蘇汽車黑煙抓拍係統
  • 北京黑煙抓拍係統價格與行業解決方案概覽
  • 機器視覺檢測設備:重塑工業檢測的未來
  • 釋放精準降塵潛力:鷹眼攝像頭效能最大化的實戰指南
  • 北京星空体育莱切足球俱乐部官方网站係統解決方案——服務質量卓越,助力環保精準治理
  • 最新資訊:
  • 北京機器視覺光源:精準照亮工業自動化未來之路
  • 北京機器視覺光源選擇指南:解鎖智能製造新視界
  • 北京機器視覺光源選型秘籍:解鎖高效檢測新路徑
  • 北京機器視覺光源選型標準解析:精準適配,驅動智能製造升級
  • 上海機器視覺光源選型與行業解決方案:賦能智能生產新生態
  • 上海機器視覺光源選擇指南:從技術突破到產業升級
  • 上海機器視覺光源選型全解析:從技術痛點到產業升級路徑
  • 上海機器視覺光源選型標準:從技術基準到產業應用指南
  • 長沙機器視覺光源:從技術突破到產業賦能的“光之引擎”
  • 北京環保創A企業行動指南:從合規到領先的綠色轉型路徑
  • 長沙環保創A企業破局攻略:精準發力搶占綠色賽道
  • 山東環保創A企業突圍路徑:技術賦能與政策紅利的雙輪驅動
  • 在線
    客服

    在線溝通服務時間:9:00-24:00

    複製添加客服QQ:1043978492

    客服
    熱線

    131-2165-7089
    7*24小時客服服務熱線

    關(guan) 注
    微信

    關注官方微信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