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目標到2025年底前,重點區域力爭(zheng) 60%焦化產(chan) 能完成改造;到2028年底前,重點區域焦化企業(ye) 基本完成改造,全國力爭(zheng) 80%焦化產(chan) 能完成改造。
一、焦化、水泥、鋼鐵行業(ye) 現狀如何?
01
無組織排放質量環節眾(zhong) 多
水泥、焦化行業(ye) 、鋼鐵企業(ye) 無組織排放源數量多、分布散,大多數排放源單體(ti) 排放量不大,且為(wei) 陣發性排放。因此,水泥、焦化行業(ye) 、鋼鐵企業(ye) 往往趨易避難,隻注重料場封閉等重點項目,對分布在廠裏的成百上千個(ge) 無組織排放源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治理措施缺失或僅(jin) 采取簡易的治理措施,無法有效抑製無組織排放。
02
配備質量設備不等於(yu) 無組織排放得到有效控製
許多水泥、焦化行業(ye) 、鋼鐵企業(ye) 治理設施主要靠人工操作,而無組織排放往往是陣發性的,在其產(chan) 生時,難以及時反應。有的水泥、焦化行業(ye) 、鋼鐵企業(ye) 即使配套了無組織排放治理設施,但出於(yu) 節省成本或擔心影響生產(chan) 等因素停運無組織排放治理設施,使之成為(wei) 了應付環保檢查的擺設。
03
無組織排放治理設施的運行狀態缺乏有效監控
通常,脫硫、脫硝等有組織排放治理設施均配套相對完備的汙染物在線監測設施和控製係統,但無組織排放治理設施由於(yu) 規模小、數量多,絕大多數水泥、焦化行業(ye) 、鋼鐵企業(ye) 未配套監控係統,既無法有效判斷治理設施是否在正常運行、運行效果是否良好,造成許多治理設施長期帶病運行,又導致環保監管部門無法對水泥、焦化行、鋼鐵企業(ye) 是否正常運行治理設施進行檢查,甚至造成少數水泥、焦化行、鋼鐵企業(ye) 在主觀上更希望汙染治理設施處於(yu) 這樣的不可核查狀態。
二、焦化、水泥、鋼鐵行業(ye) 超低無組織排放監測係統如何助力環保?
01
建立無組織排放源清單
朗觀視覺焦化行業(ye) 排放平台《通知》明確提出要建立無組織排放清單,水泥、焦化行業(ye) 、鋼鐵企業(ye) 需要對全廠無組織排放源進行排查,建立全覆蓋的無組織排放源清單。同時,明確各排放源的治理和監控措施,並對照《意見》要求,對每一處汙染物治理設施進行措施符合性分析,查缺補漏。清單應根據企業(ye) 生產(chan) 工藝和裝備變化情況,至少每年更新一次。
02
因地製宜選擇無組織排放治理技術
朗觀視覺無組織排放治理技術包括封閉/密閉、抑塵、收塵、衝(chong) 洗等,水泥、焦化行業(ye) 、鋼鐵企業(ye) 應根據產(chan) 塵點的情況和揚塵汙染的特點,因地製宜選擇相應的技術措施預防和治理粉塵汙染,切忌一種技術包打天下。對梳理出的無組織排放清單,企業(ye) 應根據實際情況選取不同的治理技術,例如對於(yu) 位置固定的無組織排放源,在確保煙氣捕集能力的情況下,可采用封閉+收塵的方式進行治理,而對於(yu) 非固定式排放源則可以采用帶定位功能的幹霧抑塵等抑塵措施。同時,要確保治理設施的技術參數、性能有效滿足無組織排放治理的需求。
智能監測設備效果好,效率高,同時還可與(yu) 自動控製和鷹眼視覺聯動等技術結合,不但可自動識別、抓拍煙塵、車輛等無組織排放源的產(chan) 塵情況,還可識別各種特種車輛的作業(ye) ,一旦捕捉到產(chan) 塵現象,及時向降塵設備發送啟動信號,讓降塵設備啟動對粉塵點位進行精準打擊,針對性降塵,減少人工幹預的需要,不但提高了工作環境的質量,也有助於(yu) 降低無組織排放粉塵對員工健康和設備設施的影響,進而提升企業(ye) 生產(chan) 效率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03
建立無組織排放全廠集中控製係統
目前各企業(ye) 在環境管理方麵均存在專(zhuan) 業(ye) 能力不夠、人員安排不足的現象,導致現場無組織治理措施出現故障、發生事故前無法及時發現,治理設施是否運行、治理效果是否良好不可核查。因此,應按照《意見》和《通知》要求,利用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在廠區建設高清視頻監控設施、顆粒物監測微站的基礎上,建設全廠無組織排放治理設施集中控製係統,實現廠內(nei) 無組織排放源所有治理設備、監測監控設施集中管理,記錄並保存抑塵、除塵、清洗等無組織排放源相關(guan) 生產(chan) 設施運行情況,以及顆粒物監測數據和監控視頻曆史數據,實現自證清白。
三、朗觀視覺焦化、水泥、鋼鐵係統平台到底好不好?
朗觀視覺環保低碳排放係統平台,以焦化行業(ye) 超低排放改造智能化管控係統以超低排放和績效評級目標為(wei) 導向, 圍繞治(精準化治理)的實施與(yu) 運行,由測(網格化監測)、管(規範化管理)、控(智能化控製)三個(ge) 部分組成。對全部生產(chan) 環節(備煤、煉焦、熄焦、焦炭處理、煤氣淨化或餘(yu) 熱回收等工段,以及大宗物料產(chan) 品儲(chu) 存運輸等)的大氣汙染物有組織排放、無組織排放、清潔運輸實施全流程監測監控設施升級改造數據接入全覆蓋。依托“數據+圖像”構建汙染事件捕捉網絡,搭建“雲(yun) -網-端”集中管控平台輔助業(ye) 務總覽調度,借助計算機視覺技術全方位、全視角、多維度量化展示生產(chan) 、環保、治理數據,多種模型算法為(wei) 管理者提供谘詢診斷、治理工藝優(you) 化、管控措施製定等服務,係統提升企業(ye) 環境管理水平。